《藍色經濟》是作者剛特‧鮑利(Gunter
Pauli)繼《藍色革命》一書後,所提出的嶄新概念。延續《藍色革命》一書中,以自然界現有資源,仿效永續循環的概念,讓人類的需求從有限的資源中得到滿足。而《藍色經濟》書中,作者希望進一步達到「資源零浪費」的願景:透過人類自我察覺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種有限資源,在發現生活環境中遭逢什麼樣的困境、或區域發展上面臨各種資源浪費情形後,希冀每個人以「藍色經濟創業家」的精神,讓人類使用後的廢棄物與大自然成為有機的「回收鏈」。透過「生態平衡」的理念,思考多元的藍色經濟模式。此舉既能讓地球上的萬物互惠,彼此也因「藍色經濟」的方式得到更圓滿的生活。
本書一開始先介紹「藍色經濟」的概念,此後分三篇敘述中心思想。首篇「藍色生活」中,作者希望讀者省思從早餐食物的酸鹼值中,了解自己吃進多少「酸性食物」。透過「鹼性食療」的方式,讓身體能「酸鹼平衡」。此外,人類以「白蟻」為師,不同國家創造出有如白蟻穴的通風建築,讓居住其間的人們享受更節能的舒壓空間。
次篇「藍色思考」中,作者舉出向萬物思考,永續經營資源再利用的觀念。從想像力開始,發想創新的計畫。書中舉出一例:瑞典一間廢水泥廠改建為廢棄物的處理中心,廢棄物成為有機物質、有機物質再成為林業公司所需的堆肥。「廢棄物減少了,森林越種越多了。」這就是全新的商業模式:異業結盟,讓萬物共生,同時讓地球的生命永續經營。
在末篇「藍色機會」中,作者提到蒼穹萬物,仍有生生不息的生活方式值得人類學習再轉化。我們可以從生活的各式難題中尋找可能物件的「無用之用」,在發現可能的連結點後,發展全新的「藍色創業機會」,以改善現有的生產與消費模式。此舉除了讓人民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企業相互獲利外,最重要的,是希冀地球從此沒有廢棄物,達到生生不息的永續狀態。
在「關鍵新聞網」的評論中,有一篇「台裔少女的「超人夢」,她用廢油讓146戶家庭有「溫暖」」。在美國有一位台裔的14歲少女Cassandra Lin,有一天她突發奇想,回收了羅德島Westerly小鎮上的烹飪廢油,並將這些廢油提煉成生質燃料,提供給社區裡無法負擔暖氣油錢的居民們使用。看到這篇新聞,就想到作者所提到的「藍色經濟創業家」。若我們都能從生活出發,了解周遭環境之匱乏所需,發揮想像力,也許你我都可以成為改造社區、促進地球永續經營的「零浪費」革命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