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認識《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吳淑璧

認識《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吳淑璧

  首先承認以往對「基因改造」是一知半解的,甚至對其食物或食品大多採取敬而遠之,寧可多花些預算購買宣稱「非基因改造食品」或「有機食品」,相信掌管吃食的主婦採買食材都以家人健康為考量前提,只為避免無謂的擔心和疑慮。

  閱畢《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終於明白,不管你接受或拒絕已不重要,因為「基因改造」的歷史已久遠,不知有多少東西已下肚,所以積極作為就是正視、確實來認識《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

  林基興博士在《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一書從人文關懷說明為何需要「基改」。世界人口爆炸、糧食短缺、病蟲害、農藥使用的危害讓地球困境超過環境承載力,於是藉由分子生物基改科技來提高產量解決糧食問題,又會改善品種的生產力和生存條件。

  基因食品是指透過一些基因改良的技術,比如說基因工程的方法或分子生物的技術,把一段遺傳物質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中,產生的這個新的東西,叫做基因食品。為什麼要有基因食品對環境的抗性;有的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營養成分,或延長儲存的期限等等。

  反對「基改」的人士所擔心的問題不外是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致敏原的發生事件、對宗教人士的心理傷害和基改食品未全然透明化標示。

  這是世界地球村的共同問題,人人都希望溫飽。所以「基因改造」的技術一定會更加提昇,不好的影響也希望能降到最低。

  愛因斯坦早有如此胸襟~科學家隨時不可或忘,所有科技作為最關心的,總是人類褔祉,則我們心力的成果將為人類祝褔,而非詛咒。
讓我們祝褔《基因改造》只留美麗,不留哀愁。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吳文娟

    現在的消費者很有健康安全的觀念,對「基因改造」食物常有疑慮,認為會影響健康或造成毒害,因此在購買食品時,往往會選擇有非基因改造標示的產品。

    長久以來反對基因改造者對基改食物提出許多負面訊息,而贊成者的說法又多是片段或辯駁,霧裡看花仍有問號。讀了林基興博士著作的「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後,才對基因改造有較為具體的認識。本書傳達基因改造的科學知識,對正反論述提供背景緣由,內容有科學性也很普及化,是一本基改科普書,對想瞭解基改真相者,推薦閱讀。

    本書從「人是過客,環境長存」開場,點出人口爆炸,地球承載力與糧食生產必然面對的困境。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基因科學能使作物在氣候艱困或蟲害猖獗的環境中,可以存活並維繫人類食的需求。對於「基改作物安全嗎」的問題,作者用很多科學論述與歐美國家的官方說法進行澄清;至於先進各國對標示的作法,則依國情而異,這也正說明了基改食物並非如想像中的那樣令人擔憂。

    作者認為基改爭議的關鍵因素是媒體的立場,因為一般陳述基改的科學論述,通常缺少聳動措辭,是科學資訊受制於民主行為的一個例子。基改作物原意在造福民生,但不當或刻意的科學探究和宣傳,就會徒增困擾或誤導民眾。在公說公婆說婆的爭論下,肯亞植物學家萬不姑的一句話「已開發國家的人,當然可以自由的辯論基因改造食物的優缺點,但是我們(非洲飢餓同胞)可以先吃點東西吧?」,清楚呈現了基因改造在美麗與哀愁間難解的無奈,但也提醒反對者如不熟習基改科技時,應謹慎發言。


    萬物皆有限制,科學也無法解答生命全部的奧秘。正因如此,科學才會不斷精進,人生也才充滿挑戰。事物的正反觀點本就是一體的兩面,美麗與哀愁是主客觀條件下呈現的不同樣貌。我想基因改造科技與其產生的作物,仍將持續面臨爭論,但質疑是探討真相的必經之路,事物終將愈辯愈明。林基興博士這本書傳遞的科學論述與問題解析,中肯具體提供了完整的訊息,對於關心食品安全的消費者以及支持或反對基因改造的人士,深具啟發作用。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無知生恐慌——張璨琴


作為一名消費者,坦承一向盡量採買標榜有機的、非基因改造的食物。為家人健康把關,並友善土地,保護環境。理由冠冕堂皇,在一些公開場合,也如此鼓勵大眾效法。

本書以科普的筆法,深入淺出的解讀,一般人視之如毒蛇猛蠍的基因改造科技。在崇尚自然的旗幟下,基因改造一直被汙名化,彷彿褻瀆了萬能造物主的聖名。事實上,至少一萬年前,人類已開始依所需馴化物種,利用大自然已有的基因資源,改變「自然」了。如雜交、水耕、組織培養、輻射等各種變種好戲紛紛上場。換句話說,老祖宗早就在從事「基改」大業了。只是傳統育種方式就像揮舞一把大鎚,而生物技術則像小心翼翼的捏著一支鑷子;傳統與生技在基因改造手法的粗細,有如天地之差。

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科學領域分工精細而艱深,非三言兩語可解釋清楚,非本行的專家也難以想像。但知識爆炸、群眾往往對媒體或利益團體的誇大其詞,或偏頗的說法,不求甚解,囫圇吞棗,以訛傳訛。書中對激進的環保團體—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放棄科學與邏輯,而一昧恐嚇和誤導民眾的作為,大加韃伐。群眾盲目跟從,還洋洋自得,以為高人一等。

人類對於自己最確身的健康與環境,常根據「預警原則」去操作。意旨「當任何一活動有對人類健康與環境產生傷害的風險時,即使科學上的因果關係尚未完全建立,亦應採取相當措施,以避免此一風險。」意即科學方法無法證實「完全無害」,就成為拒絕基改的擋箭牌。很少進一步去三思,權衡「有害」與「有益」當中的權衡與取捨。

當我購物時,仍會仔細去辨識是否為基改產品。但不似往常完全拒絕。了解、接受、監督取代「無知」與「恐慌」。



毒物學名言­­——「萬物皆有毒,關鍵在劑量」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張惠珍

        相信每個人都和我一樣,聽過或看過基改食物會致癌,或損及健康的新聞,也一直相信這種傳聞,而寧願多花一點錢買個心安。更希望拒絕碰觸基改食物,而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這本「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作者林基興博士〉的確吸引了我,也觸動我的好奇心。一直以來的認知有必要追根究柢。拜讀完後,感受到以前的懵懂無知,的確誤會了基改。從基改的緣由、及農業專家的努力、到遭遇壓力、汙衊等等,林博士都鉅細靡遺地闡述,讓讀者深入了解眾口鑠金的東西並不一定對,要確實了解來龍去脈,才能判定是非。

        大家都知道地球容納的人數已超過最大極限,龐大的人口吃喝拉撒,把環境搞得亂七八糟。貧窮落後地區的人甚至沒有糧食可吃。於是,提高作物產量就是最大要務。肯亞植物學家萬布姑就說:已開發國家的人,當然可以自由的辯論基因改造的優缺點,但是我們(非洲飢餓同胞)可以先吃點東西吧?這就是基改的來源,(傳統育種也是基改,但要花更多時間)也就是第一代基改。第二代基改的目的,在改變營養成分,如黃金米可解決維生素A 缺乏問題。第三代基改作物目的在醫藥,希望在食物中增加某些可減輕疾病的元素,如以基改胡蘿蔔生產葡萄糖腦甘脂酵素可治療高雪氏症。

        基改作物其實有許多優點,但反基改人士都聚焦在殺蟲劑抗藥性、基因流布、智慧財產等議題上,而這些並非基改特有的問題,而是各種農業都會面臨到的問題,只是太多關愛的眼神,及引用不正確的數據,誇大缺點,引起全世界的恐慌。


        有一句話說治病的藥也可能是某種毒藥,瑞士醫生與植物學家帕拉賽瑟斯他的名言「萬物均有毒,關鍵在劑量」至今仍被奉為圭臬。前一陣子台灣有塑化劑問題,大家都很害怕,但專家告訴我們,只吃少量,及多喝水、多運動,身體自有排毒功能。基改食物亦然。今日網路發達,一個指頭就能知天下事,或讀讀此書,相信正面專家的話,少看負面新聞。免驚啦!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河馬教授的25堂環保課 曾于真

河馬教授的25堂環保課            曾于真

       關於環保議題一直是被重視的,尤其是近幾年,更有些民間團體、基金會、甚至學校也開始重視環保,環保與大家息息相關,卻常被忽略,人們習慣的方便、文明,卻讓地球喘不過氣來,頻頻發出求救訊號,近日的超高溫讓人受不了,這就是地球發出的警訊。好多的專家出了好多有關環保的書來提醒,來教大家如何重視這迫切的環保問題。

       今天要介紹書名很吸引我的「和馬教授的25堂環保課」。這本書分了三大階段,工程先鋒;保育先鋒;觀念先鋒。每一小單元都用一則故事方式來提點我們常忽略的環保細節及嚴重性,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用水問題,例如洗澡水、沖馬桶水…..大到工業排放的汙水,這些對於我們這種小市民很無感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殊不知這些看似平常的行為,卻帶給環境很深的傷害。

        保育先鋒;由於人類大量開發、開採,使得動物、昆蟲、魚類的家遭到嚴重破壞,生態失去平衡,格林尼爾的棲地保護提到「鳥類對大自然的變動非常敏感,愛護鳥類最好的方法是保護牠們的原棲地。」如果鳥類真的有棲地存在,人類應當如何回應?人類需要尊重鳥類棲地的存在權?若有人不尊重,是否應該立法、有罰責、編預算、設棲地警察來維持?棲地的維護牽涉到人類社會、政治、經濟的活動,是對野生動物生命權的尊重,也突顯出人類文明活動,以人利益為考量主體的偏差。棲地保護是一種遠見,即使人類不知道一塊土地的價值,不代表這塊土地沒有價值。棲地更深價值是直指人性,當人回到與動物、植物坦然相對的所在,可以讓人擺脫文明的束縛,重歸大自然。

        觀念先鋒;野生動物保護的緩衝帶,我們的道路要有停的標誌,叫人不要越過,但是自然界沒有符號或文字作標誌,叫動物停止。藍雪花是自然界通告動物停止的標誌。比人造的圍牆、欄杆、電網等好用,而且美觀。南非祖魯人有一句俗語:「在非洲的大地上,沒有一棵樹的樹幹,能夠攔阻大象前進的腳。」不過他們發現有一個例外,大象遇到藍雪花,就會轉向。大象會進入祖魯人部落吃掉他們的作物,甚至造成祖魯人傷亡。如何擋住大象呢?有個聰明的祖魯人跟蹤大象發現大象遇到任何植物都繼續前往,唯獨遇到藍雪花就轉彎。藍雪花植株內的乳液含數種強酸,枝葉稍微碰損,乳液就流出,碰到皮膚極具腐蝕性。所以大象不敢穿越這種植物,其他生物更不敢接近。

        祖魯人發現藍雪花的功能,改變整個群居的模式。如此簡單的措施,就可以增進居住的環境與食物供應的安全。藍雪花與祖魯人的互動,是個提醒,不只能減少殺蟲劑的使用,在住家、社區、農村的外圍,種植合適的植物,更是最佳的無言守衛。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 陳麗華

           基因改造是新興複雜,難懂又專業的一門科學,一般大眾對基改食品的認識,大多來自於媒體的報導,而媒體無力判斷「專家」宣稱發表的正確度,又樂於聳動負面報導基改事件,而大部分的民眾也往往不假思索、照單全收,以至於社會大眾對基改食品不甚了解,有諸多疑慮。宗教團體認為,人類透過基改科學改造了植物的原貌,已經進入了上帝專屬的領域。基改過的蔬果,至今也爭議不斷,雖然蔬果產量變多,但無法保證長期對人體確實無不良影響,歐洲環保團體控訴,基改食品危害世人健康,對地球未來的環境有不可預知的危機,是未來的生態殺手。基改大廠孟山都早期控制農藥,現在控制種苗,受到最大的爭議在於跨國企業壟斷全球農業經濟,引起歐洲反對美國大量低價的基改農產品進入歐洲市場與傳統作物競爭,造成政治、經濟、社會的衝擊。諸多似是而非對基改不甚了解的流言四處流竄,作者林基興博士有感於社會大眾對基改食品的諸多錯誤認知,出版了這本基改科普書------「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希望民眾能增加基改食品的知識,不要隨謠言而起舞。


           因基因科學專業難懂, 作者以相當篇幅解釋基因是什麼、消化DNA的分解、分子生物學.........等基因改造的基礎知識,詳盡解釋基改食品的正確科學知識,事實上並無「魚基因、牛基因、草莓基因」等之類的物質,素食民眾不必擔心吃到葷食。更詳盡敘述基改作物與環境的影響,「基因流布」不等同於「基因汙染」,事實上基因作物少用水、少施農藥、少用肥料,對地球更加友善,更有資格被稱為有機食品。
         
           事實上孟山都基因科技的重點有兩項,一是抗雜草基因作物;一是抗蟲基因作物,某些區域,某些作物染上病毒讓當地農民民不聊生,傳統農作方法抑制不了病毒,科學家善用大自然中存在的基因資源,來從事基因改造,研發基改作物以拯救農民生計,但當局並卻未批准,那是因為「基因工程」和「生物技術」已被染上惡名,讓人產生「有問題」,「不自然」的聯想,基改作物可以增進產品品質,增加營養價值,增加作物產量,延緩熟成時間,可以有效舒緩地球上的糧荒危機。但因政治、社會種種因素而受到阻饒,畢竟孟山都是個大財團,有雄厚的資金當後盾,基改作物育種技術檢測遠比傳統純育種技術檢測更嚴苛、更精密,能更有效率的控制作物品質。


           基因食品需要標示嗎 ?基改食物需要的是監督,而非不了解就反對,但基因作物上市的時間短暫,對人類和環境是否有不良影響,仍是不可知, 人民有知的權利,有選擇的權力,標示的重點在於食品安全,在於管理的問題,基因作物的檢測遠比傳統作物檢測來得更嚴格。 基因改造科學在世界各地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很多發明都是為了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新科技帶來的不只是生活上的便利也還有爭議與風險,民眾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正確的知識去理解基改食品的優缺點,這是相關部門需要努力的重點。


             書中除了提到民眾最關切的民生農作物問題,關懷環境,<人是過客,環境長存>,還有全球各地實驗計畫發表數據,基改不只是農作物,也應用在醫學、替代石化原料,用途廣泛,作者以肉毒桿立為例,萬物皆有毒,取之於用量的多寡,對基改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是值得一讀的一本書。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河馬教授讓我學到的環境教育 周春娣


        今年6月底,工作機緣到了南投縣國姓鄉921地震的震爆點,看到九份二山的震爆點區, 也經過彎曲的長石巷, 宛如山中明珠的兩個堰塞湖躍入眼中。當晚正好閱讀到河教授的第18堂課 落羽松的知音迪馬第,森林濕地的保護。


      1811年,美國阿肯薩斯州的一場大地震,形成面積達124千公頃的大水澤;1926年,只剩24千公頃迪瑪迪夫婦前來,發現了落羽松;也發現了樹木淨化水質的奇妙機制;同時提出森林高山濕地的保護之聲,他認為這是一個國家重視生態教育與否的關鍵。他有許多從大自然和落羽松學習到的課題就是 "謙卑"當閱讀和實際相映証時, 除了感謝張文亮教授的這本書, 更問了自己, 學到了什麼? 站在同樣是大地震造成的特殊地理景觀?

         進入環保殿堂已有24年之久, 從剛開始的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等一路行來, 自覺就是和國家的環保工作差不多的歷程成長, 看著國家的環境生態保護從稀有,到目前非常多的民眾和團體共同努力時, 還蠻自喜的。 但6月份開始讀到"教授的25堂環保課"時,確如轟天雷般,轟的對國家環境保護和民眾的環境生態教育信念有了不少懷疑。

       
  現在是2014年, 台灣的政治人物還在沾沾自喜做了多少比例的下水道汙水工程時, 焉不知1860年代,英國的"查勒威克" 就鋪設1660公里長的汙水幹管,減少瘟疫的產生;書中其他如有機堆肥的推動,河川整治的先鋒,整治低窪地、紅樹林的保護、國土的規劃、到保育運動如螢火蟲的復育、棲地保護、原民回鄉、生態道路、濕地保護'動物廊道、河口牡蠣、水土保持、荒野保護、回歸鄉村'、野生動物保護緩衝帶、砂丘保育等,這些先鋒者提出的理論、建設、 具體作為等時間幾乎都在1800年代至1900年代中之間;那麼早的年代提出的作為和觀念, 在21世紀的台灣一切好像才剛開始; 環境保護、生態保育好像還在和經濟發展拉鋸著, 也好像是絆著人類、國家生存的發展;有權者仍未清楚學習到真正的環境課題。

        閱讀此書,不時掩卷嘆息;更願此書能納為國高中教科書內容;因為越深入讀此書、越了解張文亮教授的苦心;誠如此書開宗明義所言: 給未來的領袖...我們有太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到現在都還沒做。

最後, 我想說的是:來!請和我一起 讀此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