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因為地震引起的海嘯造成核電廠核能外洩,雖然各界一再宣稱這次的事件沒有對任何現場民眾及救災人員產生立即性的健康影響,並且在未來也不至於產生什麼輻射健康效應,但越來越多的台灣人開始意識到,身處類似地理環境及地震帶結構的寶島,已經面臨到同樣的核能威脅。於是開始出現了反核的聲浪,除了在許多的工作室和文創場所都可以看見「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旗幟,一次次的和平抗爭讓「反核救家園」不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場跨越政黨、跨越族群的公民行動。
「不要核能,我們該用什麼?」這是所有不確定是否該支持廢核的人內心的疑問,「使用新能源真的就會比較安全、比較經濟實惠嗎?」就現實層面而言,發展新科技不代表就不用改善用電的效率,如果想阻止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必須同步發展新科技及減少能源使用量(實質改變生活模式)。
反核不是為反而反,所以,「為什麼要反核?」。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世界核能協會已將台灣的四座核能發電廠評為全球最危險等級。國際知名風險評估公司Maplecroft則指出台灣四座核電廠,是全球少數會同時遭逢地震、海嘯、洪水等三重威脅的廠址,核電意外一旦發生將為台灣帶來毀滅性的後果。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也提到「核電不但危險、昂貴,且核廢料的儲存問題無解,同時亦無法減少碳排放。國際間各種權威組織早已不將核能納為重要減碳政策!」
與價格不斷飆升的化石燃料價格相比,風力發電為相對便宜的電力來源。對於開發中的國家而言,風力發電加上大型電池往往是提供小社區電能最便宜又可靠的方式。太陽能發電很環保,不會造成汙染、運作時不會發出聲響、也不需常常維修。在台灣經濟部提出的「綠色能源產業旭昇方案」中第一波的發展重點便是太陽能光電產業,而最大單一太陽光電組織就在高雄世運會的主場館。雖然在2007年成功晉升為全球第四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但90%的市場都在海外。
海洋能源:潮汐流能源,除了利用海底渦輪機捕捉快速流動的潮汐產生的大量能量,也可建造潮堰以透過潮汐的幅度來取得能量。和風力發電相比,潮汐能源顯得集中而穩定。但潮堰也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因此使用上較不環保。汽電共生除了不會產生有害氣體的燃料電池,還有區域供熱電廠,後者也成為電力公司的主要替代能源。透過將「廢熱」用管線送到所需的地方,或是縮小規模,直接在房子或工作場所內裝設小型發電機,在需要電力時當場發電。在台灣的義美、中鋼、台塑…等廠商都有興建像這樣的汽電共生廠。
於是作者用這本書寫出了全球能源的發展現況,點出各種替代能源的優缺點,「經濟去碳化」雖然在起步時會比化石燃料而貴,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價格勢必會降低。「一旦我們不再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新能源所需的價格不但不會比現在高,甚至還會低出許多。」不要核能,其實我們還有許多更安全又經濟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