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爭議在臺灣幾十年了,要經濟發展還是要環境永續?兩方勢立一直在拉距,而整件事情就在政府承諾核四一號機安檢封存,二號機全部停工後暫且畫下句點。但核四停工後我們面臨了一個問題,不要核能,那我們有哪些替代能源可以使用呢?正好英國『金融時報』推薦的年度好書-不要核能,那我們用什麼?書中詳盡介紹了10種替代能源,分析其優缺點及取得成本的高低,讓我們瞭解除了核能,還是有安全又經濟的選擇。以下就這10種替代能源的特性及台灣現階段的發展大概介紹:
1.
獵風:風力發電有點像是顛倒版的電風扇,轉動的扇葉帶動齒輪,讓導體在強力磁場中迅速旋轉,產生電力流動。在台灣由於風力發電並無法穩定供應全台所需電力,因此只能扮演輔助性替代能源的角色。
2.
太陽能:太陽能發電使用無生產力的土地,不但環保也不會造成污染,運作時不會發出聲響,也不需要常常維修。台灣自2001年起,太陽光電系統安裝量開始明顯成長,但主要以陽光熾烈的南台灣為主。
3.
海洋能源:主要是利用設於海底的渦輪機,捕捉快速流動的潮汐流含有的大量能量,裝置外觀就像是海底的風力發電機。儘管我國黑潮有龐大的潛能,但要在如此深的海域內架設發電機組倍增困難,海洋能源發展有待時間考驗。
4.
汽電共生:汽電共生的方法很多,其一是不會產生有害氣體的燃料電池,另外一種則是區域供熱電廠,較常成為電力公司的主要替代能源。汽電共生是目前台灣所有綠能產業中,少數比較成熟,且運作較好的產業。
5.
節能住宅:優良的絕緣牆壁、高品質的窗戶、氣密性、去除將室外冷空氣帶入室內的『橋樑』,以及裝設通風系統的省能房子即為節能住宅。長遠看來,節能住宅可以節省用戶的能源開支,並使居家環境更舒適安全,已漸成為國內建築的一股新風潮。
6.
電動車:汽車製造商製造出沒有備用引擎的純電動車,車主在家中充電或到自動化充電站換電池就可以行駛上路。電動機車非常適合幅員不大的台灣,目前已有不少廠商投入電池研發,只要克服穩定度,幾年後應該很有發展空間。
7.
生質燃料:利用甘蔗、小麥、玉米等糧食,先轉化為單醣,再藉由酵母發酵而成。台灣目前生質燃料的發展是以生質柴油和生質酒精為主。
8.
碳捕集:捕集發電廠排放出來的溫室氣體,並將二氧化碳分離出來,再封存於地下蓄水層。目前國內碳捕集與封存的發展仍處於剛萌芽的階段,短期內還無法對二氧化碳減量發揮具體效益。
9.
生物炭:利用農業廢料和非經濟作物製造木炭埋入土中,除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也可以增加土壤的肥沃度。生物炭在台灣的發展,仍停留在『手工業』的階段,想要大規模製造生物炭尚言之過早。
10.
碳匯:我們要竭盡全力,來增進世界的碳匯,並盡量將二氧化碳封存在土壤、樹木與植物中。除了推動素食,減少對肉食的依賴,台灣在森林碳匯方面,推動造林六萬公頃。
針對這十大替代能源,目前台灣的技術尚在發展階段,做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我們應該要加緊發展腳步。利用臺灣先天的優勢條件如太陽能、風力發電及能源使用率已達八成的汽電共生系統,逐步降低對化石燃料的需求,減少碳排放。期望到2050年時,能與全球工業化國家一起努力把廢氣排放量降為現今的兩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